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作夢》大戰蜘蛛精


早上8:30媽媽一如往常來叫我起床上數學家教 我卻異常快速地翻身坐起
打了個哆嗦
早晨的涼風從氣窗溜了進來,我身上毎一顆毛細孔都張大嘴巴打呵欠
我悠閒地靠在大枕頭上喝媽媽煮得人蔘水
回想剛剛那一場硬仗...


昨天深夜,紗帽山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毛賊道士

到處散佈謠言說最近久旱不雨乃是妖孽作祟

妖孽鎮住了山頂,使得龍王要降雨不易

一點雨都不許下

山上務農的朋友紛紛到道士的小觀請他幫忙

<中間細節我忘記了....>

總之我和一位武功高強的友人發現道士自己就是那妖孽

凌晨突襲他的道觀

小小一間木造房子裡處處是機關

我們全身兵器全數被奪走,只剩下我早上買東西剩下的硬幣...

但是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也沒有打退堂鼓的餘地

我們小心翼翼攻入位於閣樓下方的祭壇

門瞬間關了起來

四周從地下升上來十多個石椅

而毎一個石椅上都趴著一隻巨大毒蜘蛛

這時道士奸詐的笑聲從我們頭上傳了下來

毎隻蜘蛛都轉向了我們,把我們兩人團團圍住

我手上緊握住一把十元硬幣,國父的臉一張張都在對我笑咧!

我的友人對道士放話,道士卻不甘示弱牽動蜘蛛絲

毒蜘蛛的口器中滿是粘稠的灰綠色毒液

似乎要讓我們死不見屍

就在道士下令的瞬間,我和友人同時發難

雙腳一鄧,撞破屋頂,從道士手中奪回封喉劍

左手十元硬幣以滿天花雨的手法射出嚇阻蜘蛛的攻擊

雙腳落地時一把封喉劍在手

唰唰唰唰唰

目光所及,劍尖已到

蜘蛛都被開腸破肚啦!

道士也早已不見蹤影,所以推論他好像是蜘蛛精修煉所成之幻影

我的友人很低調,手刃蜘蛛精後

下山前回頭看了一眼仰德大道夾道要歡送他的農民

悄悄從後山天華路下山了...


讚吧~我最近真是越夢越有趣了...
不過還是請大家祝我晚上不要做夢,不然白天都好累ˊˋ
一個晚上打鬥不是打假的...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Film》色戒 Lust|Caution

       看電影之前,我讀了張愛玲原著短篇小說,看了龍應台和李安的對談後的影評。
        1942年的上海,李安說「這段歷史,就是要被留下來。」

「所有的尺寸都是真的,包括三輪車的牌照和牌照上面的號碼。」
「建築材料呢?」「也是真的。」
「街上兩排法國梧桐是真的嗎?」「一棵一棵種下去的。」
「易先生辦公桌後側有一個很大的雕像,是鍾馗。搞特務的都會放個鍾馗在辦公室裡。」


        『王力宏演不出與梁朝偉對比的力道』『色戒100分,王力宏扣2分』『太嫩不夠老練』

        諸如此類的聲音,我覺得他的ABC口音有點關係...周遭的一切都是如此完美,惟獨他的腔調讓情境有點跳離,但王力宏真的因此成為大敗筆嗎?他們6人本就是在詮釋年輕人熱血天真的角色,扣分這事我倒不那麼認同。

       特別喜歡李安用一些細膩的鏡頭帶動場景,詮釋人物內心,讓這部片充滿歷史的情感,文化的傳承,人性的掙扎,超愛結尾淡淡的哀愁包覆無限沉重。看似輕鬆的下班時間,三輪車前的風車愉快地轉著,好像孩子的稚氣和單純。對比任務失敗卻沉靜的王佳芝,車夫問王佳芝「回家啊?」 一句話,意味深長!

        礦坑前,鄺裕民深深的一眼,恨? 恨王佳芝抑或恨三年前的自己?王佳芝輕聲問一句:「三年前你可以的,為什麼不?」內心過去和現在又掙扎些什麼?

       易先生眼匡含淚回到王佳芝曾住的房間,臨走時鏡頭呈現床舖上緩緩轉頭的影子。毎一個表情,都詮釋好多情緒;毎一個景物,都重建一段歷史,每個人接受到的都不同。

2007年2月21日 星期三

《小說》But was it Murder?


【What does this book talk about?】
  The story start on a man who was called Alex.Forley, an antique furniture businessman,was found dead in his own house. It seems everyone keep a secret,
but what are they trying to protect? And for what? The two policeman detective Inspector Rod Eliot and the constable Jamie Bowen, trying to follow all the clue then
crack the case.
  It's so hard a situation with so many people hiding things from them. The only thing they can depend on is Forley's diary which was written in Greek and Latin. And the most
surprising and interesting thing is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Suddenly appear a key point clue and the deponent ,who is just a cleaning woman that the murderer forget she could tell the point of the whole story.

【Which of the book do you like the most?】
  After a long time analyzing and evaluation, they at last find out the truth:
Mr.Forley was completely commit suicide ,but it’s his doctor Mr.Wilver who also is his
Friend use his Achilles’ heel to make he suicide!

【Will you recommend this book to your friend? Why?】
  Of course I will.( Especially to our Chinese students)
  The book is pretty short and easy to read, there’s no difficult words and grammar inside it.Also it’s full of clue that need logic、observation and judgment to puzzle the whole murder case.Just like the two policeman hash over every details and put them together to find out what's the feature of the puzzle like. I think the 3 element is essential in our daily life!
  There still another reason I want to recommend it: Mr.Forley’s death is decided by his behavior! Never have an affair with who already married!
recommend it: Mr.Forley’s death is decided by his behavior! Never have an affair with who already married!

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Film》The Wind that Shake the Barley 吹動大麥的風

導演:Ken Loach
演員:均為愛爾蘭人
   Cillian Murphy (飾演弟弟-戴米恩)
   Padraic Delaney (飾演哥哥-泰迪) 
   Orla Fitzgerald (飾演戴米恩女友-喜奈)
首映:2006/12/8

【背景】
現在的英國是過去1000年中幾次合併的結果

10  世紀  蘇格蘭和英格蘭各自是獨立的國家
1603 年   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國共有一位君主,1707年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12  世紀  前愛爾蘭為一獨立國家,1169年-1691年逐步被英國控制
1800 年   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1922 年   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1937 年   12/29 愛爾蘭採用了新的愛爾蘭憲法(Bunreacht na hÉireann)
       將國名正式定為 Éire 設立愛爾蘭總統(Uachtaráin na hÉireann)
1949 年   4/1 通過的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最終廢除君主制,將國王職權全部交予總統
       愛爾蘭始為共和制


【愛爾蘭現況】
國名:Ireland (愛爾蘭共和國)
首都:Dublin (都柏林)
獨立日:1921年12月6日


【劇情簡介】
敘述1920年代愛爾蘭獨立戰爭的故事
以一對兄弟為主軸,原本同心對抗英國
游擊戰抗英多年,愛爾蘭共和軍始終遵循"1913年復活節宣言"(內容即描寫他們要完全脫離英國)
在協定和平後英國表示將撤出所有英軍,愛爾蘭獨立,但仍須效忠英王
哥哥這邊希望有和平安定的生活,完全獨立以後再做打算,於是簽下條約,成為愛爾蘭正規軍隊
弟弟這邊則是希望能遵守"復活節宣言"要徹底爭取民主獨立到底,就變成了反政府的游擊隊
『兄弟!你的名字叫敵人』
結局,大家自己去看或有興趣再問我吧~(片長約2小時)

【觀後感】
Fight for independent.
民主的真諦是什麼?激進派和保守派的抗衡?
都是人類,殖民國英人和以如此殘暴地對待愛爾蘭人?
同為愛爾蘭人,為何還要展開殘酷的全面內戰?
是人類殘暴的天性!
是人類擁有不同理念!
是人類不懂接納不同意見!

原本一同對抗外侮的英雄,成為忘恩負義的走狗,他們一定是錯的嗎?

激進地希望爭取完全獨立,這樣做值得嗎?
時間有沒有可能慢慢衝開心結?
時間有沒有可能讓獨立不流一滴血?

我印象最深的片段之一,是戰亂對人民的傷害
有個小孩病得很虛弱
外婆問醫生他要不要緊?
醫生說他一定會康復的!
同行的朋友問醫生孩子生什麼病?
『他餓壞了』

激進地希望爭取完全獨立,這樣做值得嗎?
時間有沒有可能慢慢衝開心結?
時間有沒有可能讓獨立不流一滴血?

『I try not to get in this war,and did;Now I try to get off,and can't』

然而這又是怎麼樣的一個心情?
畢生致力於民主獨立的爭取,換來的卻是親生哥哥命令行刑的聲音?

電影的結尾,我哭了
一部值得思考的電影,血淚交織的獨立紀錄!


【電影主題曲】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 Robert Dwyer Joyce
        (17歲男孩喪禮時阿嬤唱的歌)

I sat within the valley green,I sat me with my true love.
My sad heart strove the two between.
The old love and the new love.
The old for her the new that made me think on Ireland dearly.
While the soft wind blew down the glade,and shook the golden barley.
It was hard the woeful words to frame
To break the ties that bound us.
But harder still to bear the shame of foreign chains around us.
And so I said the mountain glen
I'll meet at morning early.
And I'll join the bold united men
While soft winds shook the barley. It was sad I kissed away her tears
My fond arm round her flinging.
When a foe, man's shot burst on our ears
From out the wild woods ringing.
A bullet pierced my true love's side
In life's young spring so early.
And on my breast in blood she died
While soft winds shook the barley. But blood for blood without remorse
I've ta'en at oulart hollow.
I've lain my true love's clay like corpse
Where I full soon must follow.
Around her grave I've wandered drear
Noon, night, and morning early.
With breaking heart when e'er I hear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

《Flute recital》張浩 - 越過寒冬

輕鬆的腳步,踏在中正紀念堂前的大廣場

我聽到悠閒的聲音.我看到年輕的活力.我聞到文藝的氣息

我一個人前來,來聽張浩的獨奏會
他,是名長笛.短笛演奏家
也擔任多次學生音樂比賽的評審!!!
邱老師說:『值得去聽一聽』
這話果然不錯~

而且位子很棒喔,第二排
變換高低音時的嘴型
收尾音時的下巴的移動
還有隨音樂擺動身體笛子
我都看得一清二楚呢~~~~!

第一首Bach的A小調清奏
當他吹出第一個音時
我感覺耳朵豎了起來
全身微微地顫動了一下
從他手中全黑笛身冒出來一連串如水的圓滑
柔和溫暖.清澈透明.純粹無暇
這就是木製和金屬的差別嗎?
這就是功力深淺的差別吧!!! (XD)

接下來的6首沙龍音樂
其中3首我比較喜歡:
<以下關於樂曲的想像都只是我個人的感覺>

Chant Pastorale(田園歌)
他吹的同時
我似乎看到一群人去遠足
隨著琶音.音階越爬越高
到達一片有淡淡草香的寬廣草原

Alla Mazurka(馬祖卡舞曲)
從頭快到尾,低音爬到高音又掉回低音
感覺好像有人在辯論?
讓我想到歷史課本提到啟蒙運動時代
沙龍博學的女主人&賓客 辯論,時而優雅時而激動

Babillard(嘮叨)
一聽到第一句我就快笑出來了
真的超像老媽子不停地跟在你身後機哩咕嚕
一長串雙吐,吐得你喘不過氣
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不會累?
或許就跟媽媽的嘮叨一樣不會累吧 >"<

中場休息後第一首我不喜歡
聽得出來是很現代的作品
那種連結束了你都沒發覺的曲子
第一樂章像有種誘惑,想抓卻抓不著
第二樂章充滿了詭譎的氛圍
三.四樂章..................<略>

整場音樂會我最喜歡的一首
也就是他這場獨奏回的名字【越過寒冬】
Winter's Crossing by Phil Coulter
全曲敘述19世紀北愛爾蘭移民離鄉背井,前往北美尋找新開始
音樂從熟悉的鄉村開始
充滿了愛爾蘭風格的曲調
輕鬆.清新.人情味
接著,似乎是情人悠悠的道別
然後上了船,經歷大風浪,可是大家平安上岸
夜裡,在新大陸尋找一個安居所
圍著營火,人們唱著家鄉的小調
節慶,很快速還是充滿愛爾蘭風的舞曲
熱鬧後的寧靜,好像又讓人想起家鄉
豐收了吧?大家開心地唱歌.跳舞

最後一首
耶誕組曲,當然是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安可曲
張浩很有趣地跑出來
指了指鋼琴伴奏,對大家比了個讚的手勢又跑回去= =
後來才出來又演奏了兩首
還比手勢要大家跟著打拍子
而且還要有大小聲呢!!超好玩的

捷運上
我回想今天的畫面
還有回盪在我腦中的音樂
張浩在演奏時,身體隨著音樂擺動,跳躍自然極了
即使只剩鋼琴伴奏時,他也是一臉陶醉地站在一旁微晃
我想俞州陳一定希望我們多學著點
『每次都看到一群很呆的人在那...』Remember 跟著音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