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樂府》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 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餘。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銀鞍何煜爚,翠蓋空躑躅。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就我 求珍肴,金盤鱠鯉魚。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渝。多謝金吾子,私愛徒區區。
   起初讀這首樂府,內心沒有太大的感受,直覺認為不就是首和陌上桑類似的樂府嗎? 而且情節不及陌上桑交代得清楚;視覺色彩上也沒那麼繽紛。期中考當 天,看著黑底白字要我賞析這首詩,一枝筆懸在空中躊躇不前,終於等我鼓起勇氣下筆,詩中的畫面卻一張張浮現。驚覺作者構思之神妙時申論已接近中段,內心澎 湃震盪不可言喻,讚嘆著一字一句運用之巧;暗罵自己驢一般的遲鈍。
  首先,全詩以全知觀點展開序言,站在上空俯瞰整個故事,讓讀者清楚時空背景。也因此這個霍家「奴」的奴字方可用得自然,試想若一開始胡姬即以第一人稱 的身分出現,站在她的觀點,不論這個奴字是只身分地位,或是在品德上貶意,都不適合由一位在中原沒什麼地位的外族小姑娘來說了。

  故事發生在美好的春天,這時萬物都春心蕩漾,當然也包括了馮子都和胡姬,在此作者設定的情境任誰都放下了戒心,使得第二段胡姬「不惜紅羅裂」,做出激烈抵抗時,增加了故事的爆點亦突顯出胡姬貞操。

  第一段大費周章地描寫胡姬,和陌上桑羅夫的出場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在為後段埋伏筆。同時由此也可以看出敘事詩重儀仗而略寫容貌的特點,由於讀者已被胡 姬的美好可人吸引,所以當馮子都一步步侵犯她時,激起讀者莫大的憤慨。作者高明運用「就我」「貽我]「結我]層遞寫作的手法將故事推向最高潮,當清脆尖銳 的聲音響起,紅羅裙裂開時,外界的一切彷彿靜止,胡姬氣憤著;馮子都尷尬著;讀者等待著......

  最後,胡姬圓融地緩和了緊張的氣氛,「貴賤不相渝」是以禮教說服馮子都,「多謝金吾子,思愛徒區區」又給足了面子,讓他知難而退。此時所有的讀者都放下了心中的重石,為她處理得當露出微笑,而這首敘事詩也畫下一個觀眾掌聲喝采不斷的句點。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Film》重慶森林

       這是王家衛在1994發表的作品,是金城武/梁朝偉/王菲這些大人物頂年輕的時候拍的,講述在香港這個地狹人稠的都市中充滿著偷窺ˋ與陌生人的擦肩ˋ相識或相愛的奇妙因緣。

  連續好幾個星期二下午四點半,捷運第二節車廂有個時髦的上班族和我一起搭車,我們不曾交談;每個星期二早上六點半,有個阿姨和我同在一個站牌等車,我 們不曾彼此問早;每天晚上巷口都有同一群陌生人一起追逐垃圾車,他們永遠只注意垃圾車,這是都市人陌生中的熟悉。每天在街道上成為人潮的一部分;每個步伐 和多少人錯身而過;每秒掃描幾張新面孔,這是都市人熟悉中的陌生。重慶森林背後傳達的意涵,除了上述我自身的感受外,其實還能試著佛教的角度解釋:這輩子 只要相遇的人,縱使只有一秒鐘,彼此都有緣分存在,只是深淺、長短的差異罷了。

  在創作手法上,王家衛很成功地運用小細節烘托出都市人的特質:全劇幾乎採用獨白,獨白者的聲音在冰冷的建築物中迴盪,映襯出人物的寂寥感;快速移動且 劇烈搖晃的鏡頭創造出人們步調緊湊之感以及大環境的繁忙;金城武不停地打電話,對寵物說話,呈現都市人窮極無聊又寂寞難耐的心理;女人戴著假髮、墨鏡、風 衣,表達都市人對於外人強烈的防衛心理。另一方面,身為觀眾,我分別看到兩個故事在進行,又因一開始的獨白,讓我有男女主角故事交織的預期心理,然而一直 到最後幾乎沒有什麼火花,讓我非常疑惑這段劇情的重點到底在哪裡?後來才發現原來重點正是導演營造出的「沒有交集」,像釣觀眾胃口一樣,先讓我們有了預期 心理,又故意不讓主角交會,深刻描繪出都市人彼此的疏離感。

  而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地方在於5月1日到期的鳳梨罐頭,將愛情與所有食物類比,同樣具有「有效期限」。讓我聯想到最近剛發片的黃靖倫,新歌慢半拍中有 這麼一句歌詞:「這世界太快,連愛都不例外」可以發現1994年香港就出現「愛情會過期」這種人類害怕速食愛情的心理,到了今日公元2008年更直接寫出 「太快」的字眼,不禁讓人警覺,是否應該好好思索現代人面對愛情的態度。

  劇情第二線中,王菲愛上了剛被甩的梁朝偉,梁朝偉遲遲不肯面對真相,就在瀰漫著他記憶中的愛情的房子中日復一日的生活,而王菲用盡了各種方法接近他, 刻意留心小細節去了解他,她參予他的生活:去他家整修打掃、留下她的CD、換了拖鞋的顏色、丟掉舊的娃娃,她是一點一滴從生活中滲透,要他徹底遺失前女友 的一切,習慣她的模式,最後接納她的存在。確實,梁朝偉在自己已改變的房間中毫無知覺地繼續生活,但他的心境已隨環境潛移默化,失戀也悄悄痊癒了。高招的 表現手法又在此出現,導演幽默地透過梁朝偉與毛巾、香皂、布偶……等這些物件的互動,看似是都市人窮極無聊與孤寂的表現,實則傳達出他心境的轉變,因此縱 使他對此一無所知,觀眾卻都了然於心且能替他感到開懷。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交響樂》Breaking the Dawn

《演出者》

 客席指揮 Andreas Delfs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曲目》

 駱集益:海角七號,1945
 Mozart:Symphony No.35 in D major, KV. 385 Haffner
 Mahler:Symphony No. 1 Titan


  看到要將1945以管弦樂版Live呈現,真是有點驚喜,據說是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受感動於這首小曲,於是邀請了Maestro Andreas Delfs聽聽這段音樂,指揮也當下感性的理解[1945]的動人之處,並允諾在這場Breaking the Dawn中演出,擔任本首作品的管弦樂首演發表指揮。

  當豎琴的琴弦被撥動,小心翼翼的引出弦樂悲傷的和弦,鋼琴八度再彈下去,清亮地訴說些什麼。其實這一小段音樂的旋律很簡單,不停重複,但聽現場的真的 就是不一樣,給人思念傾洩而出的感覺,尤其提琴家最擅長的就是這種淒美的音色啊!更別提第一小提琴有ㄧ段solo,揉弦揉得跟什麼一樣,揉得我眼淚都快滴 下來。不過今天1945不是重點,重點在後面。

  下一曲莫札特的《哈弗納交響曲》是從莫札特在1776年為了薩爾茲堡的Haffner Family所創作的婚禮慶典樂曲《哈弗納小夜曲》,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誰是哈弗納呢?其實他叫Siegmund Haffner是Mozart家鄉的某個長輩啦!因為經商致富,後來就成了薩爾茲堡市區的市長。反正後來到了1782年莫爸爸託莫札特寫一首交響曲,他就 把它拿出來改,第一樂章是活力充沛的;第二樂章優遊自在;第三樂章高貴典雅;第四樂章熱情洋溢。這首曲子在維也納演奏時,法王還親臨聆聽。以下分四樂章來 說明:

  第一樂章的指示是抖擻的快板,是奏鳴曲曲式,呈示部罕見的只寫了一個主題,還用卡農的形式演奏,到了發展部短短一小段,而再現部也幾乎與呈示部一樣。

  第二樂章Andante。還是奏鳴曲曲式,第一主題非常長,由第一小提琴演奏,第二小提琴則以輕快的分解和絃在後面伴奏,發展部仍舊短小,繼切分旋律之後第一主題的旋律出現後旋即進入再現部,比較特別的是此樂章沒有用到小股與定音鼓。

  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曲是有點複雜,它是以複合三段體,第一段ABA,第二段CDC,最後一段回到第一段就結尾。簡單來說整首曲子就是ABA,只是A中又分aba,B中又分不同於A旋律的aba。據說D段主旋律取自莫札特最喜愛的歌劇「虛偽的女園丁」

  第四樂章Presto。是Rondo(輪旋曲還是迴旋曲?忘了...)反正結構是ABCAB,原本有點小夜曲的味道,音樂風格受到海頓影響,在曲式結構的配置上結尾的段落明顯加長。莫札特有特別標明,此樂章要盡量快速演奏,已達到強而有力展開的姿態!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Film》Se souvenir des belles choses 記得我愛你

導演:Zabou Breitman
女主角:Isabelle Carre
男主角:Bernard Campan

  以往不太有以阿茲海默症為故事的電影,近年來數目大增,想來也是科學醫療的進步,讓人們發現新病症、新問題、新題材。這部法文片2003年上映,是較 早期的作品,往後還有韓國的「腦海中的橡皮擦」,和2007年日本導演渡邊謙的「明日的記憶」。前面兩部在講年輕男女之間的愛情,後者則是到了中年發病, 講述妻子不離不棄的故事。

  腦海中的橡皮中,女方患病,交往一段時間後,因為不想拖累對方選擇結束這一段戀情,因為害怕自己終將忘記自己深愛的人而傷害了對方。記得我愛你不同於 另外兩部的地方在於,相扶持的兩人都有病在身,Phillip遇見了Claire而治癒內心的創傷,他們互補互助,這是相當難能可貴,也需要相當的勇氣, 而這股勇氣想必就是愛了吧!

  不過想長遠一點,當Phillip漸漸好轉,Claire的病情每況愈下,雙方心理微妙的變化想來是辛酸的,因為當Phillip好不容易能放開心 胸,重新去愛一個人,那個人卻一點一點將他遺忘。劇終雖未交代得很完整,但能看出在Claire的記憶中Phillip已經慢慢被阿茲海默擦掉 了,Claire曾警覺,內心覺得自己拖累兩人,因而變得暴躁,但她也無能為力,往後Phillip的痛苦可想而知。

  有人說:「法國電影很少能讓人一看就喜歡的,但如果撐不住睡著了,就永遠沒有機會喜歡它。」這部片也是如此,簡單的對話,單純的劇情,幾乎沒有什麼讓 人意外的情節,氣氛節拍也都非常緩慢,然而如此跟著節奏來到尾聲,配合著這樣的題材,給人濃濃的惆悵感。現代社會阿茲海默病症越來越多,目前也無藥可醫, 至多只能減緩病人遺忘的速度,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看完這種電影都有種深深的無力感,特別在這種氛圍平和、速度緩慢的法國片裡。

《Film》The Bucket List 一路玩到掛

  這部片的中文名字「一路玩到掛」是照劇情內容意譯並非由英文片名翻譯而來。英文片名卻來相當有意思,典故自「Kick the bucket」bucket原意是水桶,而Kick the bucket就是踢水桶,可是為什麼要踢水桶呢?這就要看到古時候人們殺豬的情況了,人們很努力的想把豬隻用繩子綑綁,固定後吊在橫木上面,但是小豬們知 道自己快走到生命的盡頭,於是開始瘋狂的尖叫亂踢,這時橫木上掛著的水桶就被踢得亂七八糟,因此衍伸出Kick the bucket就是「垂死的掙扎」,而The bucket list就是「遺願」的意思囉!
  由兩大演技天王Jack Nicholson和Morgan Freeman主演,探討現實生活與追求夢想的矛盾。每個年輕人都擁有遠大的夢想與抱負,衝著滿腔熱血去實踐,但現實因素和碰壁次數一多,就算看著自己定 下目標與計畫,人生的無常也不一定准許你朝它繼續前進。Morgan Freeman飾演的角色一直很想依照夢想和計畫實現他的清單,但歷經婚姻、生兒育女、各種責任義務及46年的黑手工作,逐漸他的人生清單也僅僅成為一個 記憶。另一方面,Jack Nicholson飾演的億萬富翁則完全忽略他的人生清單,從年輕到老年都忙著賺錢,建立起自己的企業王國,完全不曾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湊巧地,他們的 人生都遇上一場大病,讓兩個陌生人因隔壁病床而相識,也讓他們驚覺該追求自己的人生。

  製作人克雷格查丹表示:「這部片的故事充滿感情、溫馨和樂觀態度,這些全都是我們的真實人生中會遇到的。」劇情主線正是社會上典型的兩種人,也因為故 事探討的問題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才更增加其感人程度。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自己的一生,然而這個年紀有早有晚,端看每個人對於生命的認 知程度,但有些時候當我們想起來要回頭時,已經錯過了許多,就像Jack Nicholson說:「人生中最後悔的事,往往是你沒完成的事,而不是你做過的事。」故事提醒我們,不要總等到人生有了轉折、大災難,才想起來回頭檢 視,因為當我們再向前看,思考自己的方向是否是我們想要時,時間已無情消逝,回不到過去完成那些夢想。

  不過劇情發展到後來也是鼓勵人生其實沒有所謂的「不行」或「太晚」,一旦決定,就應該全心全意追求,這種決心適用於所有的人,無論年紀或所處環境為 何,不過這重點在於「一旦決定」,許多想法每天在我們腦中跳躍,但總像做白日夢一樣沒有下文,因為能夠真的去實踐,需要相當的勇氣與毅力,甚至連正在進行 時,我們還會懷疑自己做對了沒?然而追求夢想就是這麼一股傻勁兒。

  全劇最令我感動的一段:
  Jack Nicholson和女兒鬧得很不愉快,女兒不願認他為父親,因此兩人多年不見,他一直沒去修復這段關係,甚至在醫生判定他只剩一個月的生命時,他儘管內 心後悔,仍沒有勇氣去面對。在Morgan Freeman遺願的催促下,他終於化解了閒隙,而當小孫女出現在他面前,向他露出甜美的笑容,他蹲下、親吻了小孫女,並在Bucket List上把「親吻世界上最美的女孩」槓掉。看項似風流又不可實現的願望,最後巧妙地歸結到親情的原諒上,加倍令人動容。

  最後,秉持著對自己生命的熱愛,推及對全人類生命的熱愛,有兩句台詞要送給大家:「Have you find joy in your life?」「And have you pass through to one another?」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Film》海角七號 Cape No.7

【1945年12月25日 Tomoko:太陽已經完全沒入了海面,我真的已經完全看不見台灣
島了,妳還站在那裡等我嗎?】旁白溫柔的語調拉開一條後殖民時代凄美的愛情故事。

  【幹!我操他媽的台北!】不得意的年輕樂手砸爛吉他,機車排煙管噴出一團廢氣,

夾雜著怨氣,揚長而去拉出另一條劇情主軸。

  海角七號是一部兩件事同時進行,最後又交織在一起的電影;有人說愛情是電影中不可
或缺的元素,而海角的劇情中不但有古老凄美的堅貞愛情,也有年輕一代熱血瘋狂的愛情。

  此外它更呈現導演對於土地的關懷,小人物的刻畫,還有台灣人們追求夢想的韌性,傻勁。
不管什麼型式,鎮代表霸道地要求組個本地樂團來開場春吶,背後其實有一股對鄉土的關愛,
他有自己的夢想,想讓在地人生活好些;想讓恆春小鎮走出去;想讓台灣美麗的海岸被看見。
而城鄉差距,年輕人懷抱憧憬辛苦北上發展,失敗後的心境轉折也形容的很貼切(還好我寄
到屏教大給青岑的信,不是范逸臣送的XD 在此真的要大大讚頌中華郵政啊!!!台北到屏東,
一日即可送達!!!)其實劇中就連日本人Tomoko可以說是追求夢想的典範,她隻身前來台灣
工作,是懷抱著多大的夢想,才願意像個model褓母,又要當公關監督一群差點出大紕露的樂團?

  很多人說台灣是一個沒有歷史的海島,其實海角七號正呈現出一個時代啊,好像李安說
【為什麼要拍色戒? 因為這樣一個時代應該有人把它記錄下來,不然等我們這一代的人老了,
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感動往往來自此啊。後殖民時代,從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得知,年輕人
正經歷著的,都市化國際化,城鄉差距的形成,這些劇變的年代不就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嗎?
茂伯認為彈月琴的自己是國寶硬要表演,儘管大家都說搖滾樂才賣座,這何嘗不是現代與
傳統的衝突?我們要保留什麼?剔除什麼?盲目追求西方所謂的現代化,漢民族傳統的文化
特色呢?這之間能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刻意分化民族,台灣島本來就是一個很特殊的
融合體,只要保留每個民族文化美的層面,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我想目前為止,這一直
是這片土地缺少的。

  最後再談到音樂和"視覺效果"上,音樂容易琅琅上口,幾種樂器很奇妙地竟然契合!?
國境之南真的合得很好聽,無樂不作熱血得沒話說,印像很深的還有給女兒(雖然聽不懂唱
啥- -)但是感覺由凄美轉而溫馨啊~~~真的會幫助畫面,音樂...太美好了!!!

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Musical》LION KING 獅子王

震撼的眼淚,只能這樣解釋吧~

舞台佈景,服裝道具,音樂,對白 真不知道要從哪個開始說

即便我對舞蹈外行,仍感覺到整齣劇中融合多種類型的舞蹈

交替或同時出現,卻不突兀

即便我對佈景外行,仍被舞台上的重重機關與華麗盛大震懾

把小舞台延伸至觀眾席,觀眾不需再和舞者遙遙相望

沒想到4200的票也能有這樣的待遇!

開場的聚光燈就打在我左手邊羚羊先生身上

伸手就能摸到他,還聽到非透過麥克風傳來的他的歌聲

6600是在台前坐鐵椅子,而且後排有可能被前面擋住

五千以下的票就開始傾斜向上,雖然距離較遠,但視野也不賴!

除了一些細微的臉部表情,幾乎不須看現場直播大螢幕

有些劇情,卡通可以畫得很跳脫,現場卻不無法交代

於是充分利用舞台機關,天上地下;再運用特殊的視覺效果呈現

讓現場也能做到連貫

服裝道具設計精巧,讓動物活靈活現

另外還採用中國舞龍舞獅!?和類似皮影戲(?)的東西- - 哈!

長頸鹿雙手雙腳的踩高蹺,土狼一手控制嘴巴,一手控制前隻

對白非常幽默且爆笑

更融入了些許風俗,穿插不少中文!

什麼士林夜市的窗簾,舞龍舞獅

最經典的是狒狒唱完一長串非洲土語後,突然說:【你明白嗎?】(她真的講中文!)

音樂的部分更不在話下

樂團在左手邊幾層樓之上,隱藏式現場演奏

奇怪的非洲樂器組和打擊類則放在台前兩側

和諧的合唱與人聲共鳴 才是我最喜歡的

那些擁有非洲遼闊 與 些許乾旱沙啞 的嗓音

原始的 或是 慵懶的 民俗唱腔 都好醉人

但,我沒有買原聲帶耶

因為CD聽不出現場的震撼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作夢》背叛


一間破舊的雙層木屋坐落在水澤中央,要到達外圍的綠地必須踩踏漂浮於其上的斷木浮板
屋子裡我們喧鬧著搶著畢業紀念冊,大家都想知道某女心儀的男生是誰

據說是她們班街舞社的男同學

於是我們找來欣達問清楚,他卻說他根本不知道有這號類似的人物!

大家因而開始懷疑他到底是不是街舞社的,還是只是個臥底

某女因為身高的關係,一直搆不到大家掂起腳尖揮舞著筆冊的雙手

大家拋著那厚重的畢業紀念冊,青岑站在門邊接到後就一溜煙奪門而出

有人直接踩入水裡,清澈見底;有人蹦蹦跳跳的躍過浮木

總之水澤的外圈是四望如一的草皮

遠方一座超大涼亭矗立,下面還有像防空洞之類的地方,似乎可以躲得下一支小軍隊

一群X班的男生在涼亭玩著械鬥的遊戲

比賽將各種武器揮舞,彼此兩兩互丟,看哪一個飛得最遠最具有殺傷力

我們很害怕,於是匍伏著繞過涼亭繼續向前跑

還被他們發現,嘲諷地說了一句:「唉~她們不習慣」

陽光很烈,草皮很大

突然,原先四望如一的草皮有了界限

旁邊出現一棟高樓公寓

而陽台上三個蒙面黑衣狙擊手正拿著槍瞄準我們

大家立刻散開,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此時我們都發現不遠處有一支掉落的狙擊槍和一架戰鬥機(是三角形扁扁那種!!!)

於是我叫和我一起逃命的夥伴(忘了是誰)去開飛機,我則衝去撿槍

沒想到他坐進戰鬥機以後

就走了

剩下我一個人在草皮上連滾帶爬地匍匐
      
最後

我終究沒死,也終究沒有回到安全的地方

我照例在凌晨自己突然醒來

看了一下手機【04:53】

又淺淺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