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展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展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攝影》普利茲70th攝影展Capture the Moment

地點:華山1914 中四B館
時間: - 2013/4/17

        看這種展一定需要導覽,因為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其時代背景,都是一個故事,它不像攝影比賽那麼講求構圖/色彩/曝光技巧...,而是要記錄的是一個時間 點,一個事件。許多作品是連貫系列,因此單看一張似乎會覺得沒有什麼,因為展覽時只呈現了單件作品,看完這種展覽,心情通常不會太好,畢竟許多人類歷史上 的震撼的大事件,都ㄕ什麼太快樂的事,戰爭、槍擊......,即使在看似輝煌的立起勝利之旗的背後,也是戰爭造就。當然,裡面還是不乏一些歡樂溫馨的鏡 頭,凱旋歸來的軍人、遊行中警察親切彎腰和抬著頭的孩子說話、柯林頓視察時傾聽坐在櫃台上的小男孩發言...
。孩子天真的臉龐總是充滿希望,相對的也是戰爭中最讓人心痛的畫面,

來自南美青少年移民,坐上火車要去美國找他爸爸,面對未知的未來:



電線桿施工意外,在高空中的人工呼吸:
       


        只能說,新聞攝影除了靠敏銳的嗅覺,洞察事件將要發生之際,有時候一切只能歸功於運氣,有大事發生時,你剛好在旁邊,手中剛好有一台相機,不是專業的攝影 師,也能留下偉大的作品,或是槍擊案的兇手就這麼在你按下快門時自己衝向前。Anyway攝影技術的出現,的確讓人類記錄歷史的的方式有所改變,值得慶幸 的是,越南戰爭時,那張震撼人心的照片,一群孩子奔跑着逃離背後的爆炸現場,一位全身被燒傷的女孩,全裸着跑在最前頭,後來有人去調查,她活了下來,而且 致力於幫助燒燙傷兒童。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當代藝術》蔡國強回顧展

Hanging out in the Museum

  蔡國強是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出身,創作領域包括行爲藝術、裝置藝術、火

藥藝術。
他生長的泉州產火藥,因此當時他在決定要以什麼素材為創昨素材時,他想

:「水墨強不過中國千年有多少的前人;油畫也強不過梵谷,那不如就用火藥吧,無

法比較!」正是如此,許多外國評論家在寫藝術評析時真的無從下筆,只能參考香港

大陸的藝評家。另外,他也學到共產主義的精髓,
把藝術製作擴大成「動員」;利用

「媒體」徹底宣傳展覽;並「造勢」讓大家參與,是個很懂得行銷藝術的藝術家。


  這次蔡國強泡美術館,展覽內容之豐富多樣,動用到了北美館塵封以久的區域,

第一個作品大澡堂,蔡國強用中國風水的概念,擺放植物在澡堂四周,並寫了幾味藥

,開放大家報名泡澡。接著名為「海峽」的作品,海峽即大陸與台灣間的台灣海峽,

因為先民來台時為了平安度過黑水溝,會從出發地搬石頭放在艙底為壓艙石,這塊


9噸,長3.92公尺、寬4.26公尺、高1公尺
的花崗岩雕塑海峽的樣貌,上面用刀磨出海

面波光粼粼的意象,當然也不是蔡國強親自刻,而是動員許多人一起完成的。

  再來看見一幅大型裝置作品,以宣紙為背景,樹木和石頭都採平面紙板製作,前

方老虎則是立體物件,九隻老虎
毛皮是用山羊皮,展現被箭羽射中時的姿態與神情。

在老虎旁邊的是
一群著山羊皮的狼。全體態勢像彩虹一般的狼群朝透明的玻璃屏障奔

騰,透明玻璃象徵柏林圍牆,代表圍牆雖倒但東德西德之間的屏障然存在,狼群朝之

衝撞,跌倒,再繼續衝撞。99隻狼,有公有母,每隻面容表情都不一樣,一樣是蔡國

強拿手的舞台道具製作。蔡國強說:「為什麼歌曲總是到副歌才好聽呢?既然如

此何不去掉頭尾只留副歌就好。」因此這個作品本身應是一連串無限循環的動態,而

才國強凝固他認為最美的一個瞬間,保留住高潮,呈現出來。不過我想畫面可以這樣凝

結,音樂若是沒了鋪陳,也不易推向高潮吧,音樂是一種「待解決」的感覺,因為有前

面的旋律和聲引介出後來的東西。

  戶外是農民被剝削的雕像,這些破爛的雕像,如何擠身現代藝術之列呢?蔡國強這

個系列,便是結合裝置藝術與表演藝術的最佳代言,因為這些作品,都是現場請人雕塑

的,一邊表演一面製作,捏好了就擺著讓他自然風乾龜裂,最後粉碎就掃走,結束。與

其說捏製者製作的瞬間為其所謂的「表演藝術」,不如說我們看到的這個瞬間,也是表

演的一部分吧。

  陶瓷花,是蔡國強有一次去江西景德鎮時,看到這朵花的姿態,非常喜歡,於是請

師傅做了20朵一模一樣的,回去後便炸了20幅,最後是這第15幅的肌理他最滿意,因

此展出。

  二樓,就全部是蔡國強歷年的爆破草圖和作品的呈現。其中最大幅的「晝與夜」正

是今年十月在華山藝文中心公開製作的作品,其中的女性輪廓為台藝大舞蹈系的學生,

製作時利用皮影戲的原理,描繪其體態,蔡國強在不同時辰請舞者選一種代表此刻身心

狀態的植物一同記錄,牆上的影片有詳細記錄其過程,大家不妨細看。

兩側的四支影片分別記錄了,國內到國外,早期到去年奧運,蔡國強在天空與大地

上的作品:隕石坑,彩虹,黑彩虹,奧運聖火等等。中間廊道上的作品,巨幅的太魯閣

運用了比較特殊的薰蓋手法,
是先將左邊七幅先行炸過之後再覆蓋至右側七幅上爆炸。

  「外星人系列」與未完成的「國界」可以看出蔡國強大膽想像的個性,其實創新不

就是這麼一回事?無論有沒有可行性,只要敢想敢實驗,總有一些想法能化為成果,即

便最後成果不如預期,也說不定能意外獲得些別的。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畫展》龐畢度收藏展

  心上幾百隻螞蟻倉皇的亂闖;耳邊幾十隻蜂縈繞不休;綿羊群,出現在眼前,標的了展場的入口。綿羊群身上運用真獸毛;臉上與四隻以木頭雕刻;四隻 都裝著滾輪。若說這是拉拉尼偉大的雕刻作品;不如說是巧思下誕生的裝置藝術,現代大眾藝術的先驅。解說員沒有交代為什麼它們大多沒有頭,腳上還要裝滾輪, 此刻我憤怒的思緒只好自行想像。這些綿羊從初次來到台灣可能無法承受這樣的噪音,因此極度想開溜,偏偏腳下滾輪無法跨越柵欄限制,因此紛紛將頭埋進同伴鬆 軟的毛中,圖個清靜。

  一位老阿婆指著【畢卡索的春天練習作】對其友伴說:「唉唷哩垮,維嘎阿ㄋㄟ」(台語) 她可能不知道這是畢卡索運用立體派技巧,分析山羊體態外型後, 勾勒出的線條。或許在她們心目中畢卡索不過就是個沒有什麼大不了,只要畫得那麼點詭異,讓人看不懂,能一舉成名的人。事實上當我們拿起筆想畫一幅抽象畫 時,除了原先對於事物有細膩的觀察素描外,還要加入本身欲強調表達的部分,將之誇張化,同時還不能失去畫面的平衡性,應不是隨手揮揮就能創造。我覺得它們 多少是帶著哲學性思維的。

  觀看【偉大的樹景】時我站在二樓,窗外就是這棵樹的上半截,陽光,不知道從哪邊照來,形成了奇妙的光影,說不出哪裡特別。總之我發現自己當十分入迷,因為我其實是站在平地上望著這幅畫的。

  站在躺著的女人前,我才知道原來它的尺寸不過38x46,想起上回羅浮宮中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是咻一下,從心目中偉大的巨幅圖,瞬間縮小成眼前的 大小,然而她眼中的神韻;嘴角勾起的弧度在在都呈現了它的偉大性。現自我眼前這位躺著的女人,在各種書籍中一再被放大,就說明這小小一幅畫中,隱含多少畫 家的用心,更細膩與精緻的掌控。她慵懶地躺著,一旁的花襯托出臉上歡愉的表情和,而花象徵著旺盛的繁殖力。我們似乎從一個平面就能看到她全身360度誘人 的線條,畢卡索還拉長了腳的長度,讓她更符合他心目中完美的比例。

  這次展覽的很豐富,有關於寫實的;浪漫主義的;宗教神性的;受希臘影響的慾望;古羅馬詩歌作為題材的;生之喜悅;死亡;還有很多我看不懂的= =。像是 【布朗的結構與道德】我印象深刻,卻不了布朗要表達的意境。難道襯衫上方那從菊花代表著,人類腦中的道德價值已經死亡?還是他透過很寫實卻又很 突兀的組合,透露一種衝突感給觀賞者? 我不太清楚。

  另外巨型剪貼作品,【馬諦斯的 大洋洲,海洋 與 大洋洲,天空】給我滿滿的愉悅,也許是圖地之間留白,給人很清爽;透氣的感覺,也許是每隻魚鳥海藻 都剪得不同,但它們之間的排列讓線條律動了。據說馬諦斯創作這幅作品也是經過有幾次的試驗與修改,他自己說:「要是我把大洋洲的一切拍攝下來...或許這 些照片會阻礙我,讓我無法盡情發揮,它們我的印象。」就是這樣帶點抽象,卻又具體的感覺,讓它能百看不膩吧。

  以上是我比較深刻的作品,但其實這次總共有83件作品展出,實話是大半我看不太懂的,但是一件件靜下心去面對,把它存進腦袋瓜中,哪天許多道理會不會是融會貫通的呢?

2006年7月28日 星期五

《歷史文物展》龐貝

The day in Pompeii
今天去看龐貝啦~~~
有點可惜因為王為要為觀星做準備 沒跟我們一起去
大家如果去記得跟導覽喔~這樣才能真的學到東西
今天有位漂亮大姐很nice 好像我們的專屬導覽喔= =

西元79/8/24
奇怪的黑雲 濃煙 輕石雨 熾熱的岩漿 維蘇威震怒啦!!!
但是龐貝沒有死...
展覽真的超棒!我們看了3個小時 每一個出土的文物都不放過
這是件奇妙的事,不是嗎?
它們都曾深埋在 4m 以上的火成岩下經過了1927年
現在卻活生生的擺在眼前,一伸手就可以碰到 (不過千萬別這麼做!)
許多陶器,雕刻,青銅器似乎並不因為時間的摧殘而減低它的風采
有個細陶製成的紅碗,根本就像噴了亮光漆一樣= =(其實那是釉啦)
還有很幸運的玻璃製品未遭破壞呢
最神奇的莫過於食物了吧!
看到經過"二次烘焙"的麵包.碳化作用(其實就是乾餾= =)後的豆子.麥子
龐貝人生活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
而我似乎也聽到這繁華市鎮上傳來吵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