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Film》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胡夏演唱,催淚100分的主題曲

       小說也是文學,而這部通俗文學完完全全證明了:「文學除了人物是假的以外,其它都是真的」這個說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沈佳宜柯景騰,而我們每個人都曾活過這樣的青春。

       悸動,是每一個在台灣成長求學的人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時一定會出現的情緒,有人是沈佳宜,有人是柯景騰,當然也有老曹、該邊、勃起、胖子或彎彎, 或者只是坐在教室中默默的一份子,甚至率先響應主角們站起來反抗教官的不知名同學。

      我覺得自身是哪個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看的同時都可以找到蛛絲馬跡驗證自己的青春, 九把刀精準地抓住一些非常具台灣味兒代表性事物,以及情緒;所有隨著劇情走高轉折可能出現的情緒, 每一個瞬間的「啊!就是這樣啊」「感同身受的大笑」和「無意識勾起的嘴角」都是帶給觀眾的悸動點, 而一個世代的歷史,不就是一群人的共同經驗;共同特有的共鳴聚集而成的嗎?

      不同年齡的人看當然也有不同的共鳴點與感受,現在正在經歷地獄16層 和 17層的學生們,或許無法感受到50 60年代這群人的「教室共鳴」,但體制在改變,人性不會改變,青春期的青澀和懵懂也不會提早開悟,成長階段男女生的差異,迥異的思考模式,透過這部片多少都能點醒對彼此的包容吧。


     對於走過這段歲月的人來說,無論是50s 60s 70s出生的人,多少還能體會這些不老梗非常寫實的過去,就是人生,人生不會一直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但我們仍會努力繼續過生活, 甚至發覺這樣的缺憾才補滿了我們的人生,讓青春留下故事能和朋友一起回憶,然後在那唯一能和你白頭偕老的人之外,還能擁有幾個很棒朋友在背後支持你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關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