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Film》August Rush 把愛找回來

       如果哪天發現自己聽不到週遭的聲音,只有耳機傳來ipod不斷點播著萬分之一首已經聽過的歌曲,我們是否會驚覺自己屏棄上天賦予的感官與想像,漸漸被人類科技文明產物奴役。

        "Music is all around us,all you have to do is LISTEN."

        跟羅丹所說:「我們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現。」是相同的意思。自古音樂家藝術家,都喜歡以環境為創作題材,或從自然界得到靈感來源,接收刺激或啟發,記得久石讓在他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一定會固定到山上運動,在最原始舒服的狀態下,沒有壓力與刻意的編寫,音樂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他腦海裡。

        此外工業產品的仿生設計,也是在向大自然學習,功能性科技產品發展到最後,發現比不過一隻昆蟲或是某種動物,宇宙真是莫名亂妙一把的。

        雖然我覺得劇情滿瞎的,不過就當作它要詮釋的手法之一吧,宇宙有運行規則,這樣的秩序性造成萬物共存的和諧。了解到生命彎曲不來也強求不得,
願望反而達成了,劇中的三個人,在暫時放棄找尋彼此這件事後,好好投入自己最擅長也最愛的領域,而ˋ這個共同的領域,也是他們重逢的場合。

       
因為主角是個聽覺系的小男孩,電影裡面大量運用各式各樣的聲音,串連這些平常被我們視為噪音的聲音,只憑藉他們原有的音高和節奏,變成一首狂想曲,這個構想超棒啊!!!也因為用到很多古怪的道具,創造很多元的音響效果,所以曲子很現代很有趣。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作夢》鬥琴

      秋天微涼的風在竹林間穿梭,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響,竹林深處有塊空地,一群人摒氣凝神朝圓心張望,我尷尬地像個沒化妝就要上台的小丑,有青苔的地上,我緊張地坐著,面前擺了一張古琴,右前方一個風度翩翩的人物,面向我端坐,兀自閉目凝神,忽然他睜開眼睛,捲袖撫琴,他時而敲擊琴身;手指又在弦上來回飛舞,撥彈挑點按揉,變化出好多種音響效果,我聽得傻了,面對一個第一次看到的樂器,我等一下是要怎麼彈?

       一陣激昂但旋律說不上優美,主要是炫技的曲子,當他手抬起來的剎那,竹林爆出一片喝采。他抬起頭目光射向我,示意輪到我,我硬著頭皮在琴上亂撥一通,也想學他敲擊琴身,萬萬沒料到我的琴身有點潮濕,是張劣質琴!用力敲到指節都痛了,還是只能發出悶吭...我很困窘的演奏完,空氣裡只有竹葉落下的聲音。

       他接著馬上開始第二回合,這次是一首優美的中國小調,沒有花俏的技巧包裝,圍觀的人都聽得如癡如醉,只有我心裡七上八下,一直偷看他的指法,找出Mi是哪個位置,當他雙手最後一隻手指離開琴弦時,餘音在竹葉間嫋嫋。

      大家再一次將眼光投向我,我低下頭沉思長袍馬褂把竹林圍得密不通風;他長衣大袖雙手反揹在後,開始跺步,於是我鼓起勇氣找到了Mi的位置,用一隻手指彈了瑪莉的小羊

Mi Re Do Re Mi Mi Mi

Re Re RE Mi Sol Sol

Mi Re Do Re Mi Mi Mi

Mi Re Re Mi Re Do

      這時竹林開始發生騷動,所有的古人都交頭接耳了起來,大家瞪著好奇的眼光,緩緩地拍手,古人說這是種新潮的音樂啊!!!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聲樂》A Capella - Club for 5 (Finland)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經唱到尾聲,為什麼這麼多系列音樂會裡面我特別去聽這場呢?記得高一時我們班就好愛唱歌,音樂老師也看在我們國管樂班的份上,進度總是很快就上完,留很多時間讓我們自由發揮,有一學期老師還讓我們還用A Capella來抵期末考。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無意間發現jingle bell和Do Re Mi超級match幾乎可以不用修改就變成二部合聲!因此這次芬蘭的五人幫來台灣,我當然不會錯過。

  The concert was fatastic!They combine jazz,pop,rock,heavy metal,classical music,and even church music.The most impression is that they produced band sound withoutany muscal insrument on stage! It was amazing. 而且他們5個人,隨便就是四部合聲,有些solo時,其他人簡直就像是樂團伴奏,有Bass的重低音音效;爵士鼓組很清楚的拍點,連吊拔的聲音都模仿得像真的一樣。在一首1930s的jazz music中甚至還有小號戴弱音器的音效!輕柔一點的曲子中可以聽見吉他撥弦時的手指的摩擦聲!!!

  而且我還是第一次發現國家音樂廳的燈光也可以弄出眩光的效果,配合他們口技發出黑膠唱盤被倒轉的聲音,讓我整個人就像置身disco舞廳。其中還有一首芬蘭童謠非常可愛,他們說因為芬蘭是千湖之國,又有很多森林,所以童謠會跟森林中的小精靈有關,在他們唱作俱佳,還裝可愛的聲音像在演戲一樣。米老鼠海洋大冒險更精彩,完全就在演音樂劇啊!!!不過最精典的還是一首中文歌「彎彎的月亮」從頭到尾唱中文喔!「彎彎的月釀 彎彎的轎」(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橋)唱到間奏還來一段---二胡solo!!!哇塞這個強大了,模仿西洋樂器就算了,連中國樂器都不放過!

  好吧,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反正聽覺真得很震撼,大家有機會可以聽聽他們的專輯:

2004 Ensi-ilta

2006 Uni

2007 Rekiretki (Christmas ablum)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Musical》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劇魅影

視覺滿足是真的;因為人性黑暗面,心裡難受ˋ空洞也是真的;

Phantom of the Opera真的是齣好看但每次看完都不會太開心的musical。

舞台有巴洛克式的華麗;音響是stereo式的現場演奏,

可惜organ有點小台,不然Phantom的那些和弦一按下去一定震撼。

佈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好想偷偷爬到台上看裡面的機關喔XD

每一幕環環相扣,沒有突兀的換場手法,做得非常精緻

還有那架自動鋼琴真是嚇到我了,製造很詭譎的效果

不過真的讓我整個人跳一下的是那個鏡子裡突然伸手的Christine= =

女主角唱得不好很可惜,我尤其不喜歡她詮釋的Think of me,

那不是應該要很清純嗎...她唱有點太過,整個沒feel

好幾首都唱得不是流暢,沒有帶來什麼感動,高音飄飄的好像有幾個pitch不到,

相較之下,Phantom就明顯唱得好,

噢對!Chandelier讓我很失望...

它長得好奇怪,根本就不是「支狀」吊燈啊

而且掉下來時,根本就只是坐繩索滑下來而已,還宣傳宣那麼大...

不過總個來說還已經滿不錯了,尤其舞台設計真的超棒,我一定要一直強調,哈!

至於演員,因為台灣能請到的等級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所以有一天我一定要去broadway看!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現代舞》雲門舞集2009戶外公演

雲門的戶外公演,舞碼選輯【流雲】【行草中的獨舞】【狂草中的四人舞】【水月獨舞】【輓歌】和【花語】。面向戲劇院搭起了大大的舞台,中正紀念堂上人潮像棋盤上的棋子羅列,或坐或站,一路綿延到連音樂廳的樓梯上,欄杆旁。

  抵達時錯過了流雲,行草獨舞的女舞者一襲黑色長袖衣袍立在台上,背後投影了名家手跡,運用簡單幾種器樂,且緩滿的音樂,頗有禪意。女舞者竟然還能適時 跟上怪異的拍點,表現出撇ˋ捺ˋ頓ˋ點的姿態。透過衣袖的擺動,表現寫書法時運氣的連貫性;肢體的定格,模仿書法的字型,難怪紐約時報舞評要說它是「輝煌 絕美的絕佳見證」了。

  狂草跳得更有趣了,先是一男一女在台上,後來走出一位女舞者,在舞台這一頭緩慢地擺動手臂,像打奇怪的太極拳(?),跳著跳著,男舞者迅速跑出,四個人在台上,成對地跳起一致或互補的動作。我覺得有趣得想笑,可能是整個看不懂的關係。

  水月的獨舞帶給我一種很深的悲傷感,女舞者一襲白衣,動作一直向內收斂,被黑洞吸取的無奈;不可挽回的流逝感。扭曲ˋ鬱悶,在巴哈無伴奏孤寂的伴奏下。

  林懷民要我們閉上眼睛,為至今十週年的921大地震受難者悼念。悲烈的鋼琴聲促使我們睜開眼睛,女舞者已在台上轉成了圈,沒有盤起的頭髮散落在臉上; 身穿咖啡色系的長袖連身長裙,背後露出倒三角的背脊,破爛藍縷的色澤布料。她不停歇地旋轉,所有扭曲痛苦的肢體動作都在轉圈中完成,足足維持了十分鐘。失 去親人心被撕裂的悲愴感,怨天無助的孱弱,從舞者臉上的表情;緊抓裙襬的舞姿;扭曲的肢體中一覽無遺。

  好在最後一齣,安排了花語,總算給觀眾如沐春風的感覺了。

  首先兩位女舞者的獨舞,首先出場的帶來春天的生命力;新生命的俏皮感,接著出現鮮紅舞衣的舞者則有更為成熟,嫵媚的味道。再來出場的舞者都成對出現, 舞衣顏色互補,讓舞台繽紛燦爛;百花齊放。有時每個人都是一朵花,各自在舞台的角落律動;有時一男一女又像蝴蝶般在花叢間追逐飛舞;當大家合而為一時,又 像每個人是一朵花瓣,正合奏著最美的一首花語。

  八萬朵桃紅的花瓣灑在舞台上;借由風扇吹往舞者群,舞者朝聖般望著飄來的花瓣,觀眾也沉浸在春天美好的意像中。而那樣嬌嫩的色彩與輕盈的舞步,透露著花的低語;春天的放肆。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畫展》龐畢度收藏展

  心上幾百隻螞蟻倉皇的亂闖;耳邊幾十隻蜂縈繞不休;綿羊群,出現在眼前,標的了展場的入口。綿羊群身上運用真獸毛;臉上與四隻以木頭雕刻;四隻 都裝著滾輪。若說這是拉拉尼偉大的雕刻作品;不如說是巧思下誕生的裝置藝術,現代大眾藝術的先驅。解說員沒有交代為什麼它們大多沒有頭,腳上還要裝滾輪, 此刻我憤怒的思緒只好自行想像。這些綿羊從初次來到台灣可能無法承受這樣的噪音,因此極度想開溜,偏偏腳下滾輪無法跨越柵欄限制,因此紛紛將頭埋進同伴鬆 軟的毛中,圖個清靜。

  一位老阿婆指著【畢卡索的春天練習作】對其友伴說:「唉唷哩垮,維嘎阿ㄋㄟ」(台語) 她可能不知道這是畢卡索運用立體派技巧,分析山羊體態外型後, 勾勒出的線條。或許在她們心目中畢卡索不過就是個沒有什麼大不了,只要畫得那麼點詭異,讓人看不懂,能一舉成名的人。事實上當我們拿起筆想畫一幅抽象畫 時,除了原先對於事物有細膩的觀察素描外,還要加入本身欲強調表達的部分,將之誇張化,同時還不能失去畫面的平衡性,應不是隨手揮揮就能創造。我覺得它們 多少是帶著哲學性思維的。

  觀看【偉大的樹景】時我站在二樓,窗外就是這棵樹的上半截,陽光,不知道從哪邊照來,形成了奇妙的光影,說不出哪裡特別。總之我發現自己當十分入迷,因為我其實是站在平地上望著這幅畫的。

  站在躺著的女人前,我才知道原來它的尺寸不過38x46,想起上回羅浮宮中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是咻一下,從心目中偉大的巨幅圖,瞬間縮小成眼前的 大小,然而她眼中的神韻;嘴角勾起的弧度在在都呈現了它的偉大性。現自我眼前這位躺著的女人,在各種書籍中一再被放大,就說明這小小一幅畫中,隱含多少畫 家的用心,更細膩與精緻的掌控。她慵懶地躺著,一旁的花襯托出臉上歡愉的表情和,而花象徵著旺盛的繁殖力。我們似乎從一個平面就能看到她全身360度誘人 的線條,畢卡索還拉長了腳的長度,讓她更符合他心目中完美的比例。

  這次展覽的很豐富,有關於寫實的;浪漫主義的;宗教神性的;受希臘影響的慾望;古羅馬詩歌作為題材的;生之喜悅;死亡;還有很多我看不懂的= =。像是 【布朗的結構與道德】我印象深刻,卻不了布朗要表達的意境。難道襯衫上方那從菊花代表著,人類腦中的道德價值已經死亡?還是他透過很寫實卻又很 突兀的組合,透露一種衝突感給觀賞者? 我不太清楚。

  另外巨型剪貼作品,【馬諦斯的 大洋洲,海洋 與 大洋洲,天空】給我滿滿的愉悅,也許是圖地之間留白,給人很清爽;透氣的感覺,也許是每隻魚鳥海藻 都剪得不同,但它們之間的排列讓線條律動了。據說馬諦斯創作這幅作品也是經過有幾次的試驗與修改,他自己說:「要是我把大洋洲的一切拍攝下來...或許這 些照片會阻礙我,讓我無法盡情發揮,它們我的印象。」就是這樣帶點抽象,卻又具體的感覺,讓它能百看不膩吧。

  以上是我比較深刻的作品,但其實這次總共有83件作品展出,實話是大半我看不太懂的,但是一件件靜下心去面對,把它存進腦袋瓜中,哪天許多道理會不會是融會貫通的呢?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作夢》兩瓶彈珠汽水779


      我期待以久的;Tony衷心盼望的;李欣達會穿無袖背心的;朱定芸會穿比基尼的假期。306約在一個有戶外游泳池的飯店吃Buffe,許多人已經換好泳衣往外衝:藍色波浪狀;黃色色塊;紅色大花;橘色點點;綠色條紋,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多是藍白色南洋風的。這次聚會詩雯,沛紋,青岑都沒有來,和大家寒喧了一陣就和欣達在吧台上聊天,我坐中間;欣達左側Tony右側,但大多時候只我和欣達在講,Tony今天只是靜靜地聽。
       一會兒我看了看手錶就跟欣達說要先走,因為跟等一下Tony還有事,欣達知趣就掰掰了,
肉球和小舊她們突然走過來,於是我瓜拉瓜拉一陣「會啦!下次聚會一定出現」才離開。
  Tony走得很快,我一直只能看到他的背影。我根本不知道我們接下來有什麼行程,
他只是一直走,本來街景像西門町那麼熱鬧,走著走著房子都變矮了;路邊也沒有草了,繞過古亭捷運站某個出口,這時已是黃昏;夕陽有催人老的感覺;我來到了一個老舊的社區,地上黃沙遍遍;路邊有三兩個老人坐著瞌睡;空氣裡的聲音名為死寂。
      我喊著問Tony:「你帶我來這哪裡啦!」

       他頭也沒回指著頭上的棚架:【寧夏夜市】
一走進去,Tony就蹲在一個攤位前哭,他把頭埋在膝蓋裡,一直哭。我不知所措,只好東張西望,看到這個攤位只有兩個老人,一胖一瘦,破爛的木桌子上空無一物,我心想:「該不會是算命吧......」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夢中我就知道這裡是個飲料攤。
       我走上前去很疑惑地問瘦者:你們有賣什麼飲料?他抓了抓那搓花白又稀疏的鬍鬚;駝著背;
斜眼看我說:「我們賣彈珠汽水。」這是那乾荒的地上突然出現一個鐵箱,裡面都是彈珠汽水。
      「兩瓶,謝謝。」我伸手打開皮匣,發現只有一張1000塊,於是交給老人。

  老人又突然從他的小藤椅子下拿出一疊1000塊,對了老半天,確定是真鈔才用橡皮筋捆起來,
然後找給我四個五十元;兩個十元;一個一塊。我氣得大罵,老人卻什麼話也不說,更不把錢找還我;而Tony仍蹲在地上哭,我自始自終沒看到他的臉。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詞》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短短58字內,春、東兩字就各用了兩次,非但不讓人覺得煩膩,反而營造出時令美好以襯托詩人心中的哀 愁,如同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煙花三月下揚州」所激起的不捨之情:李白與孟浩然這對好朋友,將在春光明媚的時節分手,倍感心痛。而李後主見時光荏 苒,可愛的春季又來,萬物將有新生命、凡事有新開端,自己卻擺脫不了亡國之君、生不如死的命運。

  一開頭「春花秋月何時了」就道出厭世的想法,諸位試想春花秋月適合等迷人,多少人在追求的,作者卻感嘆「何時了?」希望它趕快結束。正是因為美好的事 物會引發他「往事知多少」的感慨,因此首兩句是因果關係句。小樓昨夜「又」東風的又字,用得極佳,表現出時光一再而作者身陷其中的無奈與苦痛。

  下片以「改」對比「應猶在」,最終直接點出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情緒,是來自物是人非的感慨。從上片首句發出無語問蒼天的問句,到此「問君…」問讀者,乃是對人發出吶喊。然而上天、人世,都不能給他答案,因為答案早已明朗,在李後主心中、詩中。

  所以最後答覆,回到自身,滿腔苦水如江河滔滔不絕,確有悲從中來情緒湧現之感。特別是「恰」字用得精準,因為問君是問讀者,引發眾人不同的思潮,而這個恰字一下,將大家都拉回同一個陣線,讓大家感同身受其困境。整闋詞以問句開頭;答句結尾,更增添其詮釋的完整性!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Film》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百萬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百萬富翁

             

        特別喜歡這一幕,小男孩臉上的天真,無懼,和希望。


  電影一開始,警衛和孩子追逐,我看到了類似囧男孩的拍攝背景,台灣早期,古老社區和市集的區域,但要更髒爛。河水污濁不堪,仍是居民日常必須的水源,鏡頭慢慢拉遠,破爛的矮房子一間挨著一間,小孩在大水管上奔跑,爬上屋頂,河水反射著陽光,叫賣聲;嬉鬧聲,雙足落下的街道,潮濕髒亂不堪,似乎飄散著食物腐敗和垃圾氣味,孩子們不以為意地越過,愉快地擊掌;燦爛地笑著。

  這時有一抹自私不知足的黑影爬入我的腦中,台灣中產階級的孩子長大以後可以少奮鬥幾年,過著物質生活充裕的日子。而孟買貧民窟的孩子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長大,即使長大了也不知道命運會怎麼折麼他。但或許孟買貧民窟的孩子,比台灣中產階級家庭長大的孩子擁有更多童年吧!

  配樂中特有的樂器;奇怪的升降記號,讓人很輕易就知道是印度,印度語的rap,融合西方的作曲風格和印度的特色,用Rap和重節拍展現黑幫,權威的公權力。印象特別深刻的音樂又是出現在警衛和孩子追逐時,運用手槍,收銀機,各種聲音表現出巷弄間的繁忙,女歌手帶點慵懶的聲音表現熱帶國家的風情,回音的效果,製造空曠感,小孩快樂跑步的速度感。另外還有一首音樂,是用柔和的唇音哼唱,表現東方的神秘,含蓄的情感。

  劇情連貫的方式非常有趣,是兩線逆向進行。一邊倒敘(或說倒帶!);一邊進行百萬大富翁,所以片頭對於觀眾來說只能想像的【灑錢】畫面,到了尾聲又出現了,而它出現也意味著兩條線相會。當然,我們會知道那是Salim為自己掘的墳,一個多諷刺的墓啊!劇情就這樣無形中交會了,從相對而行轉為並肩而行。鏡頭運用上,高明度高彩度的拍攝手法,讓整部片充滿熱帶國家特有的氣息,可說是英國導演和作曲家合作導了一部辨識度非常高的片子。

  這是一部少數會讓我看完以後不停回想的電影,17號去看到今天已經23號了,沒有刻意地回想,而是其中畫面自動pop up。隔了幾天才寫心得,記憶還是鮮明,或許是劇情的震撼:對於我從來沒想過會發生的事;也或許是潛意識知道劇情中的每件事都可以是真實:更加震撼。因為沒有什麼機會讓我眼睜睜;看著他們活生生在我眼前發生(也是導演拍攝手法高超,讓我完全進入印度了...)。

  噢對!既然也算是愛情片,就讓我來大聲強調一下,Jemal和Latika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在月台上擁抱,Jemal那一吻,吻在Latika左臉的刀疤上,真是感人的點!我覺得後面的那個擁吻可以去掉了,一見面就吻在傷疤上不但點出了共同經歷過的所有事件,也充分表達疼惜,重逢的喜悅愉快,感動各種情感。最重要是將心靈美的畫面具象化,足夠了。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經濟》一件T-shirt的全球經濟之旅

  整本書中舉例無數、報表、曲線圖、翻來覆去地說明,其實都圍繞著一個主軸:「全球化經濟對各種社會、經濟體制是壞事也是好事。」因為全球化在某些環境 可能提升財富,但是在某些局勢不穩(政治、氣候、市場運作不良)的地方卻成為貧窮陷阱。全球市場沒有一處不受政治控制,先進國家都喜歡高談闊論自由貿易, 其實關稅壁壘到近代還是存在,一些不得已的利益關係、政治手法,都牽制著全球經濟脈動。
  首先就要釐清美國為何在這場「向下沉淪的競賽」中佔盡優勢,天時、地利,最重要的是拓荒者精神和科技的進步,當然拓荒者精神是科技進步的推手,美國棉 農憑著一股堅毅造就機械化,使美國成為全球紡織產業轉型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另外,廢物利用-將棉籽從無用變成有用,站在經濟的角度來看非常實惠;站在 現今保育的角度來看又非常環保。雖然美國棉農也曾遇到一些政治問題及法條的規範,使得轉型不順遂,但是由科學發現及應用建構的良性循環,讓美國在全球化的 環境下不斷累積財富。

  那麼何謂向下沉淪的競賽呢?勞工價成本問題。作者首先要推翻血汗工廠是十惡不赦的制度這個事實,事實上它們的形成有些原因來自勞工的正向力,從農業社 會轉型到工業社會,背負家庭重擔的婦女;盼望脫離家鄉苦日子的熱血青年,造成企業這樣壓低成本的競賽似乎成為產業轉型或文明社會「進步」的必經過程,重點 是這些勞工許多是樂於這麼做的,而享受資本主義帶來甜美果實的人卻在大聲疾呼,這樣的現象弔詭得令人不解,這也是作者決定寫作此書的原因。

  世界上有許多灰色地帶,我們無法指出放任經濟、自由貿易、集權管理、政府介入孰是孰非,更不能武斷決定採取哪種經濟制度。經濟層面上,資本主義和共產 主義其實應該相濡以沫,解決眼前的問題。它們的關係就像在野黨和執政黨,彼此是對立的,但是當它們在對立中各自進步,那就是人民最大的福祉。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文學》滾滾紅塵

  滾滾紅塵中女性困境可以分成前期與後期:前期困境來自父權社會下,身體上的限制、傳統價值的限制;後期困境來自身份上的限制、民族情懷與個人愛情。自覺來自困境;由困境而生,卻不一定有解決之道,困境中的自覺使痛苦與不幸油然而生。
 

  韶華被監禁在父親權威之下,而她被監禁的理由正是傳統價值對女性的不平等,父親辱罵母親,因為她外遇,然而男性仍舊可以三妻四妾;父親又辱罵、監禁 她,因為她追求自由戀愛。前期身體上的限制是先天男女差異,女性個體在自然界本就比較脆弱,除了肢體肌肉結構的差異;還要承擔生育的風險;或是女性的不方 便。因此要逃脫不容易,只能默默忍受到父親歸天。
 

  後期個體上的限制是性別和職業上的限制。其實性別限制又跨足傳統價值的限制,因為女人被認定不該參予政治;要在家相夫教子。而韶華文人的身分,讓她在 戰亂的時代無養活自己的一技之長,戰爭了誰還管你文學呢?而隨戰亂而來的執政輪替,又讓她必須敏銳地隨著轉換歌頌對象來生存。
 

  最後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困境,即是民族情懷與個人愛情。她與月鳳的強烈對比,有自覺但無理性,因此痛苦,而這個困境之所以如此悲壯,在於前面將困境的放 大、強化,因為整個民族的人都不能接受;生活的環境不允許;連閨中知己也不例外。因此她愛上了漢奸可以說上述所有困境雪上加霜。
 

  自覺的部份,我想來談談月鳳,我們一直矚目在韶華身上,而我們也知道韶華文人的知識與自省力為她帶來了自覺;也帶來了痛苦,月鳳呢?她的自覺是什麼? 月鳳是主觀歷史下的正常女性,跟隨男友為國捐軀,因此她所有的自覺都成了壯烈的故事;而韶華是特異的。她們一對好友是對比,我想這麼比喻:如果韶華是文人 筆下的實驗組,是被創造出來,要刺激當代讀者的新想法的;那月鳳就是對照組,主流意識認同的角色。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Film》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思及中國繁複的婚喪喜慶禮節可知,早在遠古人類對於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已有相當程度的重視,但礙於科技醫學的落後,只要與死亡相關均被視為不祥。禮儀師 這個行業在近年快速竄紅,可能當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個階段,在科學醫學進步的協助下不再視「死」為大忌;同時開始懂得尊重各行業;將心比心面對曾經忌諱的一 切。從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的成立就可以知道,人類已將死亡儀式推向另一個層次,專業的協助與撫慰又分成心理與生理;往生者與家屬兩面。儘管這樣的行業已慢慢 浮出社會,以此為創作題材的電影仍鮮少,因此這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部分原因可能在於題材之新穎;另一方面這部片也確有其感人之處與教育意義。
  劇情設計很簡潔,利用主配角間不同的背景經歷,互動而造成伏筆與衝突,並藉由這些衝突點讓觀眾一遍遍去質疑自身既有的價值觀,因此主軸精神相當明顯。 場景選在山形一個勞動人口嚴重外流的鄉下地方,讓死亡這件事發生的極為自然,並大大添加了淒涼與無助感。利用自然物(鮭魚)的習性搭配老年人的哲學觀,與 壯年人看待生命的想法對比。

  首先運用演奏家光鮮亮麗的外表;世人眼中高尚的工作性質,對比鄉村保守觀念形成的死亡忌諱;近而看扁禮儀師這個行業。從主角「放下身段」(當然也是站 在世俗的角度)到好不容易克服心理障礙,朋友卻不願相認;妻子也離他而去。但當經歷喪親喪友之痛,並親自目睹納棺儀式後,對於這個行業的形容也從本來的 「好髒」到願意自信地說「外子是納棺師」。暗示著世界上的兩種人,一類是需要親身經歷,再吸收轉化者;一類是能以同理心看待事情的人,他們往往有柔轉的心 能走在眾人前端,當個啟發者。

  當NK代辦處的秘書說出「希望自己死後也能由社長來納棺」時就明確點出做這行必須有的特質與專業。社長第一個作品是自己的妻子,後來又處理了自己姊 姊,小林為澡堂大嬸綁上那條曾被稱讚的蝴蝶結;讓老婆婆穿上生前想穿的泡泡襪;在片尾更細心處理了自己的父親,其實對待每一具大體時他們都將之當成自己的 親人吧!再談到小林與父親間尷尬的父子關係,這樣恭敬溫柔的納棺意味著諒解,接納;對於往生者也是同往另一國度新的開始。這樣一體兩面傳達出的訊息,說明 著禮儀師工作之神聖,是賦予往生者尊嚴,並且無遺憾地走完,重生。

  以輕鬆的對白,將嚴肅的議題拍成引人發笑的電影;以動作表現人物內心無法言語的情緒。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是小林第一次出任務就遇到獨居老婆婆之死,回家 後看到雞肉反胃,並極力想以觸碰妻子的身體,感受溫度與皮膚的柔軟感證明生命確實存在。這時如果他淚流或以言語傾訴其內心恐懼那就毫無藝術感可言了!因此 我個人覺得這一幕拍攝得極好。

  電影配樂,是久石大師的作品。因此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片中沒有太多不必要的音樂,許多的時候是只有人物對白與動作。再者利用主角是大提琴演奏家的 身分,因此這部片裡多使用戲內音樂,使氣氛與情節配合得當;情感自然流露。130分鐘裡,營造出寧靜輕鬆的氛圍,不疾不徐地將觀念傳達。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文學》淺談張愛玲與半生緣

  上回讀了蘇童的妻妾成群,讓我聯想到張愛玲的作品,這次讀半生緣之前,特別查詢許多相關資料,初淺連結張愛玲的成長背景、人格特質與其作品之間的關聯性。
  張愛玲自小活在一個文化衝突的家庭。雖然是清末名將李鴻章的曾外孫,張家的家境卻逐漸下坡,到了張愛玲的父親時已全然不事生產,過著留辮子、寫古典詩 詞、娶姨太太、抽鴉片、捧優伶、打麻將的舊制悠閒生活,這種典型的遺少,渾然不知世界正產生遽變;即使察覺了也不肯面對新時代,終究被世界遺棄。儘管張愛 玲的父親沒有給他足夠的父愛,不可否定的是自幼他的嚴加教導,讓張愛玲熟讀古典詩詞,使她的文字的功力爐火純青;尤其對人物服飾描寫之深刻堪稱是「現代曹 雪芹」。

  家世背景影響創作方面。她筆下的場景與情節,多出自幼時所見:保守、悠閒、無聊、沒有希望的的生活型態。甚至角色悲慘的身世正是她親身經歷的翻版,曾 經就發生一件事深深影響她的作品,而這個場景恰恰就出現在半生緣中:有一回父親因繼母讒言毒打她,並掏出手槍揚言要置她於死地,這場嚴重的爭執過後,害著 嚴重痢疾的張愛玲被關入不見天日的柴房,直到她逃到已離婚的母親家。這儼然是曼楨遭親姊姊曼璐陷害,為姊夫祝鴻才所玷汙,被監禁在密室。而她筆下的母親也 多受後母的影響,不是尖酸苛刻;就是保守愚昧又怯懦,無法保護孩子遠離父權的迫害。

  再談到受母親影響的部份。其母是留洋的獨立新女性,西化的思想啟發,為保守的家帶來文化衝擊,這使得張愛玲膽大前衛,成名後更得了個「衣不驚人死不 休」的封號,而她的作品中也往往色彩斑斕。也因為接觸到新時代的思維,她應是痛心疾首創作在描繪這些固定的場景,筆尖流露出比墨色還濃的無奈與諷刺。我想 她自己必然是打從心底看不起這一切的。

  「半生緣」書名就直接點出:「破碎的緣分」描繪中國傳統社會中,男女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無法擺脫桎梏的無奈,只好在時代的驅使下,演完一場歷史悲 劇。男女主角曾有段美好情緣,但後來陰錯陽差只能各走各的,中年聚首終究人事已非,回不去了。而這故事最複雜也最令人玩味之處,在於其故事主軸是由多重的 人物三角關係所組成,以下是我自己繪製的簡圖:

  

  全書我最喜歡的兩句話:第一句是「他們在沉默中聽見那蒼老的呼聲漸漸遠去。這一天的光陰也跟著那呼聲一同消逝了。」這一聲消逝得蒼涼又哀怨,像是比喻 一天的遲暮;老人的遲暮;舊中國的遲暮;還有世鈞和曼楨緣分的遲暮,只是快樂的他們還不知道悲悽的命運悄悄來到。另一句是曼璐興起了一個歹毒的念頭,為了 保住自己要陷害妹妹曼楨:「像一個黑影,一隻野獸的黑影,牠來過一次就認識路,咻咻地嗅著認著路,又要找到她這兒來了。」 這比喻打得真貼切,有這麼點陰森森地,讓人發毛的,而且歹毒的念頭要加諸於自己手足之上,總是很冷血沒有道德的,因此這裡將念頭化成一隻獸,是牠自己要找 上門,以此為自己脫罪。

  張愛玲因自小缺乏愛,個性冷僻、孤慠;因聰慧而早熟;因自信而敢於與眾不同,成為時代新女性,並一再創作出驚艷社會的作品。然她曾於〈自己的文章〉中 說:「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壯則如大紅配大綠的的顏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她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 之所以有更伸長的回味,就因為她像葱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因此談到張愛玲的作品大家總會用「華麗的蒼涼」來形容。好像偉大的樂章誕生在音樂家窮 困潦倒的時候;千古傳誦的詩句往往是詩人內心最沉痛的吟哦。這些偉人之所以為偉大;在於成功之後背負的哀傷;在於他們經歷過超乎常人的經歷。